4月21日,中央组织部会同有关部委,在京召开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会议围绕“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就选派医疗、教育干部人才和科技特派员,集中力量帮助建好县人民医院、1所普通高中和1所职业高中、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工作进行部署。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深刻认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大意义,切实增强做好干部人才“组团式”帮扶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准确把握“组团式”帮扶“精准、可实现、可持续、有成效”的理念和要义,把改善民生、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作为帮扶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帮扶工作任务目标,积极发挥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职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干部人才支持。
会议强调,帮扶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工程,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坚持尊重规律、精准实施,因地制宜研究目标措施,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把握不同工作基础,增强帮扶工作针对性、精准性。坚持择优选派、建强团队,围绕受帮扶地医疗、教育、农业产业需求和短板,选派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专业水平高、作风过得硬、自我要求严的干部人才,组建专业对口、结构互补、协同高效的帮扶团队,选强院长、校长和产业团长。坚持内涵建设、整体提升,把人才培养作为重中之重,提高工作标准、传递先进理念,突出帮扶重点、注重辐射带动,实现“输血”与“造血”有机统一。坚持加强统筹、形成合力,注重工作统筹、力量统筹、政策统筹,拧成一股绳,发挥最大效能。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树立长期作战思想,用心用情、尽职尽责,积小成为大成,以量变求质变,逐步实现帮扶目标。
会议要求,要切实加强对帮扶工作的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加强考核评估,从严管好队伍,强化激励保障,确保各项帮扶任务落地落实。
2022年1月,沈阳社会组织联合会在沈阳召开第一届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该组织的正式成立填补了沈阳市地方联合非营利性枢纽型社会组织的空白。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相关政策和市民政局《“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规划》都提出了要建立各级枢纽型社会组织联合会的要求。此前沈阳市尚没有地方联合非营利性枢纽型社会组织。枢纽型社会组织是由民政部门认定,在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社会组织的发展、服务、管理工作中,在政治上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业务上处于龙头地位,在管理上承担业务主管职能的联合性社会组织。